🐳
uCore OS(on RISC-V64)实验指导书
  • Introduction
  • LAB0:ready~go!
    • 实验目的
    • 实验内容
    • 前导知识
      • 了解uCore
      • 了解RISC-V
      • 了解OS实验
      • 了解实验环境
      • 了解开发调试基本工具
      • 了解硬件模拟器
    • 配置环境
      • 安装虚拟环境
      • 安装开发工具
      • 安装硬件模拟器
      • 安装调试工具
  • LAB0.5:最小可执行内核
    • 实验目的
    • 实验内容
    • 练习
    • 内存布局
    • 链接脚本
    • 真正的入口点
    • 从SBI到stdio
    • 编译运行
    • 项目组成与执行流
  • LAB1:中断机制
    • 实验目的
    • 实验内容
    • 练习
    • RISC-V中断相关
    • 上下文处理
    • 中断处理程序
    • 时钟中断
    • 项目组成与执行流
  • LAB2:物理内存管理
    • 实验目的
    • 实验内容
    • 练习
    • 地址与页表
    • 物理内存探测
    • 以页为单位管理物理内存
    • 页面分配算法
    • 项目组成与执行流
  • LAB3:虚拟内存管理
    • 实验目的
    • 实验内容
    • 练习
    • 页面置换
    • PageFault
    • 使用多级页表
    • 页面置换机制
    • FIFO置换算法
    • 项目组成与执行流
  • LAB4:进程管理
    • 实验目的
    • 实验内容
    • 练习
    • 进程与线程
    • 相关结构体
    • 进程模块初始化
    • 进程切换
    • 项目组成与执行流
  • LAB5:用户程序
    • 实验目的
    • 实验内容
    • 练习
    • 用户进程
    • 用户程序
    • 创建并执行用户进程
    • 系统调用
    • 用户进程的退出和等待
    • 项目组成与执行流
  • LAB6:进程调度
    • 实验目的
    • 实验内容
    • 练习
    • 进程状态
    • 再次认识进程切换
    • 调度算法框架
    • 项目组成与执行流
  • LAB7:同步互斥
    • 实验目的
    • 实验内容
    • 练习
    • 同步互斥的基本概念
    • 信号量
    • 条件变量与管程
    • 项目组成与执行流
  • LAB8:文件系统
    • 实验目的
    • 实验内容
    • 练习
    • 文件系统介绍
    • 文件系统抽象层VFS
    • 硬盘文件系统SFS
    • 设备即文件
    • 从中断到终端
    • 项目组成与执行流
由 GitBook 提供支持
在本页
  • 练习1:填写sfs_io_nolock()函数
  • 练习2:填写load_icode()函数
  • 练习3:管道(Pipe)机制

这有帮助吗?

  1. LAB8:文件系统

练习

练习1:填写sfs_io_nolock()函数

首先了解打开文件的处理流程,然后参考本实验后续的文件读写操作的过程分析,填写在 kern/fs/sfs/sfs_inode.c中 的sfs_io_nolock()函数,实现读文件中数据的代码。

练习2:填写load_icode()函数

改写 proc.c 中的 load_icode 函数和其他相关函数,实现基于文件系统的执行程序机制。执行:make qemu。如果能看看到 sh 用户程序的执行界面,则基本成功了。如果在 sh 用户界面上可以执行”ls”,”hello”等其他放置在 sfs 文件系统中的其他执行程序,则可以认为本实验基本成功。

练习3:管道(Pipe)机制

如果要在ucore里加入UNIX的管道(Pipe)机制,至少需要定义哪些数据结构和接口?(接口给出语义即可,不必具体实现。数据结构的设计应当给出一个(或多个)具体的C语言struct定义。你的设计应当体现出对可能出现的同步互斥问题的处理。

上一页实验内容下一页文件系统介绍

最后更新于4年前

这有帮助吗?